close
前幾個月,有機會到南部採訪。

站上小港工業區裡某個工廠宿舍的頂樓,觸目所及地,是一片灰濛濛的天空。「那是發電廠的灰塵啦!」隨行的阿伯解釋,順手往台電火力發電廠的方向一指。

記得那個下午的風是往內陸吹的,這些煙塵就這樣往高雄市區飄去。

而在離職前的兩個禮拜,參加了另一場產業公聽會。會場上,眾多業者紛紛發言。「美國都不管京都協議了,為什麼我們要遵守?」;「台灣那麼小,管制的量也有限!」;「環評不應該成為阻擋經濟發展的絆腳石!」

結束後,跟唯一到現場的一位環評委員一起離開。「其實,我們只是想要讓環境議題被真正重視......」他一臉無奈地說著,因為從地方到中央,這個大規模的民間投資案,已是箭在弦上,不得不發。

犧牲環保以追求經濟發展,真的是台灣無法跳脫的宿命?

GDP=C+I+G++(X-M);受過經濟學訓練的人,對於這條方程式都相當熟悉。要推動經濟發展,不是從刺激消費(C)、就是擴大政府支出(G)或民間投資(I);再不然,淨出口增加(X-M)也是良策。

台灣的經濟發展,也歷經了上述過程。早期的進口替代、出口擴張政策,使淨出口增加,累積外匯;接下來的十大建設,更是政府主動跳下來拉抬經濟的明證;而1980年以後,竹科設立、促產條例...等政策,則帶動了民間的經濟活力。

現在的問題在於:這樣的老路還要走嗎?

在那場公聽會中,所有人談到目前的產業困境,仍然追尋以往那個大有為政府,魔杖一揮就能"變"出什麼靈丹妙藥,解救天下蒼生。然而,不要說現在沒有孫運璿、李國鼎那樣的財經領袖,台灣的環境也早已脫離政府主導一切的階段。

台灣最大的製造業鴻海,已經有一半的營收來自海外;台灣少數的國際品牌之一宏?,總經理是一個義大利人,在香港掛牌上市的台灣企業,已經成為香港最大的"外商"......

現在要想的,應該是如何讓台灣的整體更好。

否則,GDP提升了,我們卻得花更多錢在醫療上;或者每天面對煙囪林立的海岸工業區嘆息,後悔沒為後代子孫留下一片漂亮的海灘。

經濟當然要繼續發展。可是台灣應該有更多的選擇。

其中最不該被考慮的,就是犧牲環境。如果,對決策者來說,這還叫做"犧牲"的話......
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minuett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7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