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lose
從面試完直到把報告寄出去前, 我做的就是標題裡面那些事; 按下mail上的"Send"後, 唯一的感想就是:



"ㄢˋ! 再叫林北寫東西就要算錢了!!"

總之, 全文如下:


去年十一月底,韓國職棒的三星獅隊來台灣與兄弟象隊進行三場友誼賽。

兩隊都是擁有超人氣球星以及顯赫戰績的職棒隊伍,尤其是兩隊的總教練:三星獅的宣銅烈與兄弟象的林易增都曾經是國家隊的常客,在各種國際賽事中多次對陣過;因此,雖然只是兩支球隊的交流切磋,實際上卻是台灣與韓國兩地棒球實力的相互較勁。

結果出人意料:中華職棒的兄弟象隊,居然落得三連敗的戰績。

球場上勝敗乃兵家常事,但韓國在金融風暴後的急速發展,已經對台灣構成了各個層面的威脅;棒球,只是其中一項。

以韓國最大的企業-三星集團(Samsung)為例,事業版圖橫跨手機、半導體、液晶面板、家電,去年總營收高達七百八十億美金,毛利也有兩百七十億美金;反觀台灣,一直把三星當作假想敵的明基,去年的總營收只有五十五億美金,毛利更只有六億五千多萬美金,規模只有人家的十分之一。

打開電視,韓劇已經取代日劇,成為台灣人的最愛;現在話題討論的焦點是「冬季戀歌」、「大長今」;還有「魚」、「太極旗」、「實尾島風雲」等叫好又叫座的電影,台灣電影卻是每況愈下,慘澹經營。

根據韓國國家統計局(Korean National Statistical Office)的資料顯示,韓國的平均國民所得已經從一九九八年的七千多美金成長到二○○四年的一萬四千多美金,超越台灣的一萬兩千美金;在IMD剛出爐的世界競爭力報告中,韓國也從去年的第三十五名進步到今年的第二十九名。今天的韓國,各項成就讓世界各國不敢小覷。

他們究竟怎麼辦到的?

韓國與台灣非常相似:傳統上深受儒家文化的影響;環境上地狹人稠,天然資源稀少;歷史上都曾經被日本殖民,在二次大戰後歷經過軍事強人的統治,也都有過一段艱難的民主化歷程。

至於經濟上,韓國也和台灣一樣,非常仰賴對外貿易,經濟成長全由進出口貿易來帶動。 然而,韓國採用了與台灣迥然不同的產業發展策略,這要從朴正熙政府的四期五年經濟發展計畫談起。

朴正熙於一九六一年發動政變,並在一九六三的總統大選中獲勝;他上台後制定了四期的五年經濟發展計畫;尤其是在第二(一九六七~一九七一)以及第三期(一九七二~一九七七),全力發展石化、電子、造船、鋼鐵、電力等重工業,製造業佔GDP的比重也從一九六一年的13.5%,成長到一九八一年的30%。

為了達成目標,韓國的執政當局選擇扶植大企業,希望藉由大企業的雄厚資本與生產規模帶動產業發展。在政策指導下,大宇、現代等公司在七○年代進入汽車、化學與造船領域,成為引領相關產業發展的主力;同時,韓國政府也透過限制工資成長、優惠融資、租稅減免等措施給予支持。在政府的強力主導之下,所謂的「財閥式企業」於焉形成。原本以農業為主的韓國,也在政府銳意發展外銷事業、大企業與重工業後,脫胎換骨成一個工業化國家。

相對的,台灣在七○年代推動的十大建設,將石化、造船、煉鋼等資本密集的產業以國有方式經營,在政策上也不鼓勵民間出現大型企業;因此,今日台灣的大企業仍然以國營為主。

然而,向來義無反顧支持大企業的韓國,終於也踢到了鐵板。

如果說,一九五○年的韓戰是老一輩韓國人共同的傷痕,一九九七年的金融風暴,就是新一代韓國人心中永遠的痛。

經過數十年計畫式經濟後,韓國的政府與企業建立了密不可分的關係;在政策護航之下,韓國企業一味追求規模,卻忽略了提昇生產力;為了降低企業的資金成本,政府更強迫銀行提供低利率優惠貸款,於是當時大多數的企業都是以舉債來取得營運所需的資金,銀行也不得不一再將人民的儲蓄投入這個無底洞中,成為金融體系的惡性循環。

一九九七年,韓國的第八大財團起亞(KIA)因無法履行一筆六十八億美金的貸款宣告倒閉;同年底又有兩家大財團跟進。此時,韓國政府仍然採用以往的作法-要求債權銀行繼續供應財團資金,並維持他們的信用額度,增加金融體系的壓力;此時東南亞國家又傳出匯率失守,引起國內外投資人恐慌,於是銀行的韓圜存款大量被換匯成美元,韓國中央銀行企圖死守八百韓圜兌一美元的底限,也在十月底宣告瓦解。在此期間,韓國共損失了高達三百億美元的外匯存底。

同年年底,韓國政府接受國際貨幣基金(IMF)一筆五百五十億美金的援助,創下IMF的最高紀錄,同時韓國政府也被迫接受IMF各種金融改革的條件;許多韓國人將此事件視為國恥。

但令人驚異的是,韓國在短短三年內就償還了IMF的借款;韓國不但沒有從此一蹶不振,反而是最先走出金融風暴的國家。

韓國之所以能迅速復原,最直接的原因就是政府推動的改革措施,如金融機構整併、設立金融監督委員會(Financial Supervision Committee)、保障工作權、加強公司治理、改善政府效率等;而金融風暴也激起了韓國人的自尊心,全國無不希望早日脫離IMF的監督,甚至有號召人民將美金存入銀行的行動。堅強的民族性,才是韓國能夠愈挫愈勇的關鍵。

二○○二年,當韓國人民為世界盃足球賽瘋狂時,韓國的GDP與平均國民所得都回復到金融風暴前的水準,外匯存底甚至達到一千兩百億美金。

如果將一九九七年的金融風暴當作分水嶺,在這之前的五十年內台灣與韓國的發展可說是各有千秋;之後台灣就拱手讓出了亞洲四小龍的龍頭寶座;這中間到底出了什麼問題?

首先,台灣與韓國都是由政府主導產業走向,民間企業加以配合,這種模式一直運作良好,也分別創造了「台灣奇蹟」和「漢江奇蹟」;但台灣自從解嚴之後社會風氣急速開放,劣質民主造成人民對政府失望,政黨輪替後財經官僚職位多成為選舉酬庸的籌碼,使企業不再信服政府的政策;相對的,韓國企業與人民始終信任自己的政府,即使在金融風暴中,仍然貫徹既定政策。

再者,韓國的集團式企業相對於台灣企業,就像是航空母艦艦隊群對上驅逐艦。驅逐艦活動迅速,但是無法攻城掠地;航空母艦速度較慢,卻可以很有效的執行進攻或固守策略;當前台灣有國際知名度的品牌,仰賴的都是一或兩種產品,不但影響力小,也無法投入大量資金開發市場;反觀韓國企業的多樣產品線,除了可以互相拉抬,擴大影響力之外,更由於規模龐大,企業得以享有製造與研發上的規模經濟。未來,台灣廠商的品牌之路將更加崎嶇。

最後,政策品質決定了台灣與韓國的優勝劣敗。以近幾年熱門的韓國電影為例,韓國在一九七二年就制定了「文化藝術振興法」,明訂政府必須在資金與技術方面援助文化產業;之後從金泳三總統就有系統地提出對電影業的振興方案,包括以減稅等優惠鼓勵企業拍片、重組韓國電影振興協會(KOFIC)、實施銀幕配額制度、籌辦國際影展,造就了今日韓國電影的榮景;反觀台灣,新聞局的輔導金聊勝於無,根本無法帶動台灣電影工業的發展。

把眼光放到未來:韓國的商業工業及能源部(Ministry of Commerce, Industry and Energy)提出「Toward A 2010」計畫,期望在西元二○一○時,韓國成為世界上四大工業強國之一,貿易額增加至美金六千億,內容更包含了從半導體到電子商務發展的指導方針;台灣則是在設立新竹科學園區之後就少有政策上的佳作,雖然新政府提出了「兩兆雙星」、「挑戰2008」、「新十大建設」等方案,也多的讓不了解到底主軸為何。

當韓國上至政府下至企業個人都準備好進入二十一世紀,台灣內部還在為意識形態爭論不休,政策渾沌不明,企業無所適從;有不知所措的人,更有絕望離開的人。面對芳鄰的虎視眈眈,台灣,已經浪費了好幾年。

冷戰時期,台灣與韓國曾是東亞遏止共產勢力擴張兩股最重要的力量;但在進入二十一世紀後,經濟利益掛帥,曾經是兄弟之邦的兩國,斷交至今已將近二十年。昨天韓國曾經是熟悉的朋友,今天的韓國是強大的競爭對手,明天的韓國更是最有可能成為繼日本之後亞洲下一個已開發國家。我們擔心的,不是韓國對台灣造成的威脅;而是如果有一天,韓國不再把台灣當作威脅,我們還有什麼地方能去?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minuett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1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