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lose
好棒的故事。電影結尾時心裡忍不住暗暗喝采。

年少輕狂,指的就是這樣的歲月。高中,一個要大不大、要小不小的尷尬年紀,可以盡情揮霍生命裡所有的美好而不感匱乏;為了朋友,可以毫不猶豫兩肋插刀。不為什麼;我們是兄弟呀!

真正的兄弟情,我以為,國中以前建立不起來,因為還涉世未深;大學以後有了心機,知道如何應對,也不容易交心。在高中時期,小朋友被急速拉拔成大人,互相扶持(或,掩護可能更貼切)之下,那種情義更能久長。

其實,兄弟情不必然猛烈。幾個男生窩在校園一角吃飯、惡作劇也就夠了。很多時候,我們只是需要同儕的認同。講得更粗俗一點:有共犯,幹起事來才更理直氣壯。男生從來都不是乖寶寶的。

我猜,導演或編劇必然也有過類似的經驗,才能把故事說得深入。

所以,不要再懷疑為什麼阿湯頂替希彥、為什麼謝志昇不把林博助拱出來、為什麼阿行會不顧一切找林博助單挑、甚至阿湯希彥兩人最後莫名其妙和好了。大家都是兄弟,就這樣。

當然,除了兄弟外,小大人得面臨更多人生課題。最可怕的是感情,第二可怕的,就是未來了。在兄弟面前可以大碗喝酒大塊吃肉,但是遭遇這些課題時,每個人卻又膽怯地像個三歲小兒。但在電影中,導演又精準地讓各種角色,從這些課題反映出各自的不同。有些人選擇逃避、有些人選擇面對、更有人不知如何是好。

兄弟會因為這些考驗而分道揚鑣嗎?電影裡從阿湯跟希彥決裂後,我一直在細細思索。導演很巧妙地在結尾處理了這個問題。也許是因為賭氣、或是因為承諾,阿湯搭上了南行火車,實現一個永不可能實現的約定。

以棒球開頭,以棒球結束,我不認為這純粹是時代背景。這個運動扣人心弦的地方,在於每個人都是明星,但更需要大家通力合作,才能把球賽打好。一個人在球場上被欺負,先不論對錯,大家一定是先挺自己人,如果有人敢躲在休息室裝弱,事後只會被大家唾棄。

正是棒球讓他們變成兄弟,但也是棒球讓他們了解,即使兄弟也得各找出路。

每個人都會長大,也都必須長大,但心裡可以永遠保存那份義氣。就像高中那三年,一起做過的荒唐事,永遠都不會消失。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minuett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