聊點國際關係。
上個週末亞洲的大件事,莫過於印度總理Manmohan Singh造訪中國。短短三天的時間,他會見了胡錦濤、溫家寶,還在中國社會科學院發表演說。同時,他也是近五年來首位造訪中國的印度總理。
吃咖哩長大的Singh造訪中國,絕對不只是為了嚐嚐北京烤鴨而已。國際先鋒論壇報的說法是,Singh此行的目的在於「促進兩國的貿易往來、增進友誼、並且向世界保證兩個新興崛起強權可以在亞洲和平共存」;而半島電視台則是把重點放在核能問題上----光是新聞標題就打上"India seeks nuclear ties with China”。不過,印度的核能問題,中國乃至於其他世界強權,短時間內恐怕還是愛莫能助。
先談談核能問題。過去半年之內,印度政壇的注目焦點就是123 Agreement,這是印度與美國之間,就核能技術移轉而草擬出來的協定。眾所周知,印度是個經濟急速發展的國家,但是各項基礎建設的進程卻遠遠追不上經濟的腳步,而其中又以電力問題最為嚴重。平常日裡,一天斷電個三四次算是常態;如果進入到夏季的用電高峰,幾乎每個小時裡都會有長達五分鐘以上的停電,一般人早就不堪其苦。為了對付這個問題,許多店家只得自備發電機(增加了營運成本與把燃油價格墊高);缺電的問題甚至影響到產業發展;許多專家就預測,如果印度的基礎建設再不改善,現有的快速成長在未來兩三年內就會遇到瓶頸。
經濟學家出身的Singh,當然要解決這個問題。他找上美國,希望能從美國老大哥上獲取將核能轉為商業用途的關鍵技術;聰明的老美,就轉而要求印度答應不能隨意試驗核子武器、要遵守反核武擴散條約、同時要先知會美國才能試驗核武等等條件。這些消息傳回國內,馬上引起反彈,除了一些腦殘的丁丁覺得這樣有辱國格,主要的反對黨BJP更認為這樣違反了印度的不結盟政策,而且對於印度的眼中釘—現在也是一籮筐問題的巴基斯坦,喪失軍事優勢,更不用說美國在國際上一直力挺巴基斯坦,更讓印度國內議論紛紛。這件事情,就這麼懸著。
好了,這又跟中國有啥關係?首先,在核能發電的技術上,中國多少可以提供一些經驗;再者,印度也需要在國際上有個強而有力的國家替他背書,才能消除西方國家的疑慮,進而准許美國的技術移轉。然而,核能問題只是個引子,更重要的,還是重啟兩個大國的對話管道。
印度的改革開放,比起中國晚了整整十年;但是中國在文化大革命之後,基礎也被削弱不少,所以兩個還是可以視為在相同的起跑點上競爭。然而,現在國際上談論的話題都是中國崛起,即使印度的發展同樣讓人稱羨,卻好像永遠比中國矮了一截。印度人當然咽不下這口氣。
中國的步步進逼也很討厭。青藏鐵路完工後,四川的軍隊一天之內就可以抵達西藏,讓印度的神經瞬間繃了起來;去年年初,中國移動通信把通訊網路拉到聖母峰,好聽是說確保登山客的安全,可是印度人的感覺卻是「這已經逼到家門口了吧」。還有一直難解的邊境問題(前幾個禮拜又在東北省分邊界打了起來),以及東協十加三後,對於印度經濟的影響......這些問題加起來,都逼得兩個亞洲大國不得不談上一談。
兩個國家都不是丁丁,當然知道現在已經不太流行用戰爭解決問題了;可是,就像銅鑼灣只有一個陳浩南,亞洲有可能像他們宣稱的,可以同時容納兩個崛起強權嗎?
這也是雙方宣稱要加強經貿互動的最主要原因。在雙方都不希望直接衝突的前提下,利用對方的優勢發展經濟,把兩邊的商業活動緊密相連,就能進而降低衝突的可能性。此外,當美國的影響力漸漸削弱,國際體系由單極朝向多極發展時,中國和印度在國際事務上的說話份量也將越來越重;就算先撇開兩國間的恩恩怨怨不談,包括反恐議題(賓拉登大叔就躲在中-印-巴-阿富汗交界的山裡面)、全球暖化(中國與印度有相同的利益),都跟這兩個國家脫不了干係。
一次只有三天的訪問,當然無法達成什麼具體的協議,但至少讓兩邊領導人有了對話的管道,而在俄羅斯已經明顯表態傾向歐洲後,在亞洲說得上話的國家也只剩中國印度與日本;身在台灣,我們當然也希望這些大國間不要出亂子,不然真的只能去跳太平洋了。
至於印度的核能發電問題怎麼辦,還有中國怎麼看待印度這個國家,以及這整件事情對台灣有啥影響......
下一篇吧。[偷懶貌]
- Jan 16 Wed 2008 00:49
India vs. China
close
全站熱搜
留言列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