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lose
續前文

  • 印度的電力供應

有投資的朋友都知道:新興市場(emerging market)是這幾年漲得最兇的地方,而且未來也會繼續漲下去。因此,即使印度官方設下重重限制,市場成熟度也飽受質疑,BSE、NSE等印度主要交易所的股價指數仍然天天創造新紀錄。但在其中引領潮流的,不是大家以為的TCS、Infosys、Wipro等資訊公司(雖然也是要角),反而是水泥/化工/鋼鐵/電力/建設等「傳產概念股」----他們才是印度的明星產業。

然而,印度內部也有相當緊張的勞資關係。典型的情況是,某個大企業意欲在鄉下設廠,由政府出面徵收土地;但當地居民卻害怕失去賴以為生的土地而極力抗爭,甚至發生流血衝突。最後,資本撤出,政府徵地不了了之,居民繼續過著死守土地的窮困生活。台灣也曾有過這樣的經驗,但別忘了,這樣的故事發生在印度時,那裡的農民教育程度更低、政府的貪污更嚴重,企業的實力也更加雄厚。在印度,發展基礎建設是條更艱難的路。

所以,我個人還蠻贊成印度選擇核能發電這條路。印度雖然人多,但地廣人稀的地方也不是沒有,而其他發電方式在印度又好像不可行(前提是核能發電技術"買"得到手);環保的確也很重要,但現實中環保是有錢人專屬的遊戲,窮人家只能先顧好自己的肚皮了。

  • 中國與印度的關係

我沒去過大陸,不曉得他們怎麼想,所以底下只是猜測。

中國內部的問題已經夠多了:貧富不均、經濟軟著陸、東有日本加台灣、西有疆獨+東突、北邊還有一個俄羅斯,所以關於印度,能免的問題就免,真的免不了,也會尋求最佳途徑解決。可以想見,類似的狀況也存在於印度內部。

嚴格說來,中印兩國並沒有直接的衝突。雖說印度東北七省(雲南附近)的邊境問題,二次大戰後就未曾解決,而中共這兩年來積極進入西藏的動作,也頻頻逼得印度放話,但都是做作樣子而已。也因此,即使邊境上的小衝突不斷,但兩國的官員從未動用外交手段抵制,更少見其他大國關切;此次Singh出訪前幾個禮拜,才又發生一次的武裝衝突,但兩國元首會面,這檔事連提都沒提。

因此,兩國選擇了用經濟打交道:中國的低製造成本優勢,配上印度的廉價腦力,的確可以產生不小的互補作用。只要雙方的經濟連結夠強,長久下來,發生戰爭的機率必然降低;到時候,整個東亞到南亞也會維持一個較為穩定的局面。

  • 對台灣的影響

這個問題,老實說,我不知道答案。

台灣在國際事務中,好像很少發揮作用(是的,我聽過什麼西太平洋的戰略地位,但那是冷戰時期的老梗了),我們自己也很少思考,別人家在喬事情,跟我們有啥關係。

台灣飛印度,一天就到了,比我們最愛的美國還近;印度人也吃米飯、芒果、香蕉,味道跟台灣的也差不多,可是台灣人一想到印度,就是咖哩、咖哩、還有咖哩。相當然爾,對印度人而言,台灣就只是「許多外國中的一個」,如果他知道Taiwan跟Thailand不一樣的話。

的確,台灣在這種問題裡,受影響的可能性微乎其微,最多就是哪天印度跟中國真的打起來,中共出兵時順便連台灣也一起收了。但對於在中國大陸生根的台商來說,印度可能是另一個大市場,大生產基地,當然,也是大機會。如果他們無法在台灣得到足夠的資源來進軍印度,這些人與台灣的聯繫有可能愈來愈薄弱,最後甚至會拋棄對台灣的認同。這件事情在過去也許是多慮,因為台商只是把生產基地搬到大陸,他們仍舊接美國的單,賺美國人的錢;但現在更多的台商,瞄準的是中國大陸市場,未來更有可能是南亞大陸---這兩塊地方總人口就逼近全球人口數的一半。屆時,這些台商的面貌,還會是我們這些吃美國奶水長大的本土台灣人所熟悉的嗎?

說過了,這個問題,我不知道答案。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minuett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