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lose
前一篇貼出來以後, 遠在美國的Ben特地在凌晨(他所在的Indiana跟我的台灣差了快一天)放著覺不睡跟我argue.

"it's impressed, but nothing special!!"

接著, 他開始大談他有多少同學, 花一整年在Amazon(不是賣書的那個)探險, 不然就是在非洲大陸自助旅行. 在他看來, 年輕人去流浪這回事, 似乎就跟吃飯喝水一樣平常. 在太平洋另一端的我, 也只能全部概括承受.

自助旅行, 打工旅行這種事情早已不是新聞; 每年寒暑假坐著飛機到世界各地的台灣年輕人也不知凡幾. Ben說得沒錯: it's nothing special, 為什麼還要談?

很多AIESEC的朋友看了, 應該都會有種似曾相似的感覺: 這不就是那個可恨又可愛的交換計畫嗎? 把年輕人送到國外去, 體驗上至少兩三個月的異國生活, 再回來; 在國外, 如果是歐洲, 可以坐著火車到處跑; 如果是印度, 可以在古老與現代中穿梭; 如果是南美, 恭喜了, 你體內的熱情指數絕對被激發到200000%以上.

然而, 如果認真的去看performance, 結果是令人嘆息的: 對照台灣在經濟上的ranking, 我們的"業績"卻沒有同等地位. 在台灣與世界之間, 好像存在著一堵無形的牆. 即使中正機場每天那麼多人來來去去, 我們跟世界卻愈來愈遠.

明明只要買一張機票, 全世界就是你的, 為什麼我們就是沒這個膽?

之前曾經看過一個報導: 奧林匹克科學競賽中, 台灣和大陸的學生都獲得很好的成績. 於是, 對岸的同胞回國後, 馬上被國家重點栽培, 大學畢業後直接申請到Harvard繼續深造. 相對的, 台灣這位因為研究所沒考好, 後來只能乖乖去當兵......

see the difference?

問題不在於年輕人, 而是中年人; 該看這篇報導的, 不是25~30歲的社會新鮮人, 而是35~50歲的企業中高階主管以及政府領導人; 該被改變的, 不是年輕人的愛做夢心態, 而是整個社會對於生涯發展這件事的重新省思.

所以, 這個東西才會放在天下, 而不是CHEERS.

現在來回答Ben的問題: 為什麼這種nothing special的東西要寫?

原因在我提proposal的時候, 就已經想好了: 年輕人的冒險必須被認同甚至鼓勵, 否則社會無法前進. 而這件事, 對於當前的台灣來說, 又特別重要.

林懷民老師說, 他當年要去學舞, 就有人給他一張支票. 這個錢是誰給的? 台灣嗎? 在他那個年代, 台灣還可以拿到國外的grant出去, 而且長久以來都是這樣; 然而, 今天其他亞洲國家也都起來了, 台灣人要拿grant不再像以前那麼容易. 這個時候, 我們的年輕人還出得去嗎?

拿台灣跟美國來比是殘酷的. 先天上, 人家有揮霍的本錢, 可以容忍年輕人整天逍遙無所事事, 旁人也不會管他; 在台灣, 只要一畢業(或者退伍), 龐大的家族親友團馬上開始關切: 找到工作了嗎? 哪家公司? 薪水高不高? 跟我們家小孩比起來怎麼樣...

台灣早就習慣這種按部就班的日子: 讀書-->找工作-->成家-->生小孩-->...... 中間出現一絲暫停, 都是不允許的. 二十一世紀的台灣, 其實跟林懷民當年要去美國之前的1970年代沒什麼差別.

所以, AIESEC在台灣推交換計畫才會那麼困難: 不只是學生很難說服自己跟家裡, 亟需國際化的台灣企業, 對於這種東西也是連試都不肯試.

有件事已經提過N次了: 這篇QA在網路上流傳很廣, 但都是在blog上. 但我會很自私地希望, 整個社會能對這種事情抱持更開放的態度, 不管是有形的金錢支援, 或者是形式上的鼓勵

如果我們都同意, 現在的社會新鮮人, 二十年後就要接管台灣, 也覺得林懷民老師所說"年輕的流浪是一生的養分"這句話基本上沒錯

接下來, 為了台灣未來的前途, 我們是不是該思索一下, 該怎麼讓年輕人放下所有的包袱, 到世界的其他地方單打獨鬥也好, 走馬看花也好, 無論如何一定要親身體驗過. 接著, 才能夠厚植台灣未來領導人持續成長的養分.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minuett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9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