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lose
第四週了。

禮拜一就碰到了颱風,好在當天沒有安排課程;不過,六週的課程也只剩下一半,同學們的話題,也漸漸涉及上完課後的活動安排。

是呀,好像快要結束了呢!

Day 2

「你們覺得新聞比較接近醫學還是文學?」侯文詠老師以這個問題作為這堂課的開場白。

是的,新聞報導有其準確的一面,但也有需要熱情的地方。專業上,新聞報導必須力求客觀、公正、平衡報導,要詳察資料來源,避免誇大不實,也不能人云亦云;然而,面對一個新聞事件,該從什麼角度切入,以及遇到道德問題時,究竟該不該報導出來,永遠都沒有答案。

更進一步地說,今日記者的工作,不再只是單純地報導事件而已:這個世界越來越複雜,大眾面對的新聞來源愈來愈多,使得媒體間的競爭也愈來愈劇烈,結果就是媒體也不可避免地走上競爭一途,最後卻犧牲了新聞理念。

那麼,身為未來新聞工作人員的我們,究竟該如何拿捏心中的那把尺?侯文詠老師舉了兩個讓我印象深刻的例子,第一個是日本的知名作家-村上春樹-受託採訪雪梨奧運後寫成的書,就新聞專業來看,當然是不及格的;但在他的長期追蹤採訪對象之後,我們看到的是對於奧運的另一種思考,而且是幾乎不可能見容於傳統新聞媒體的;這樣來說,村上春樹這本《Sydney!》難道就沒有一點點的新聞價值嗎?

第二個例子是侯文詠醫師過去執業的親身經驗。當他還年輕的時候,總醫師告訴他不要把病人當作一個生命,就當做是一個工作,把它完成就好了;就在這種心情轉換後,果然就順利得多。一個生命在急診室裡的地位,恐怕就跟一場飢荒在編輯會議裡差不多;醫生如果對病人放太多感情,反而會影響醫療品質,但記者如果有朝一日也成為那樣冷漠的專業人士,又怎麼能期望透過媒體力量來改善社會?

Day 3-4

這兩天的感想,可以總結成一句話:如果我在大學時代就碰到孫震老師這樣的人,我可能早就立志往學術研究生涯發展了。

當看到課程內容是跟經濟學有關的時候,就知道這兩天的課會比較輕鬆。大學時經濟學的課程上過不知道多少,而孫老師的課程更不可能碰觸到艱澀的理論,所以這兩天與其說是在上課,不如說是在複習,甚至是偷偷拿過去所學來與孫老師的授課內容做比較。

讓我驚喜的是,雖然孫老師準備的資料非常龐大且豐富,但他完全沒有在趕時間,反而花了很多時間在解釋基本的經濟定義與假設;相較於我過去碰過的經濟學老師多半只把基本的部分匆匆帶過,只注重理論的推演與變化,孫老師的教法反而更能讓學生進入狀況,面對較艱深的部分時也能自己舉一反三,觸類旁通。此外,孫老師的學術與實務經歷都非常豐富,包括經建會主委、台大校長、國防部長,但本人卻非常風趣而平易近人,上課也是自己拿個包包坐捷運就來了,看起來就是個和藹的老伯伯;儘管已經是國內知名的經濟學者,面對同學的問題也是非常謙虛,絲毫沒有所謂大學者的權威。最後,孫老師的學識之豐富更讓人佩服,除了對歷史上各種經濟理論及時代背景如數家珍之外,更不時引用中國古籍來相互印證;而在理論闡述之餘,更多的是對於時事的討論與批評,頗有傳統中國文人的風骨。

對於孫老師的上課內容沒有特別感覺,甚至很多都是已經學過的,但收穫最多的就是他的風範,以及對於時局的關懷。

Day 5

好的新聞與不好的新聞間,究竟有何差別?

就像台灣當下的情形,大家都知道電視新聞不好,可是又喜歡看;沒人喜歡狗仔隊,卻忍不住去買八卦雜誌報紙來看……這到底是媒體的問題,還是社會的問題?

Abraham先生拿了一篇公關稿給我們,要各組在短時間內改寫成一篇報導;過去從來沒有接觸過新聞實務的我,直到此刻才真正體驗到這份工作的挑戰性;整篇稿子看似四平八穩,卻暗中隱藏了許多未經證實的消息,而我們又不能照全文直接刊登,更需要把可能造成的影響考慮進去;在截稿的時間壓力下要完成這麼多事情,我終於體會到為什麼新聞報導會如此參差不齊了。

但新聞是不能因此而妥協的;當今社會大眾之所以不在信任媒體,正是因為報導的品質每況愈下,如果媒體從業人員再因循苟且下去,結果只是自取滅亡;為了重拾大眾的信心,媒體必須持續用高標準來要求自己,為所應為,才能夠建立自己的社會地位,避免被社會淘汰。

後記

這一週的課程,我覺得可以用孫震老師的一句話來做總結。「溫暖的心,冷靜的腦」,這原本是經濟大師Alfred Marshall用來描述經濟學家的一句話,用在記者身上卻再也貼切不過:我們的角色就像是社會的醫生,有工作上的專業,更有著改革社會的熱誠;即使在種種壓力之下,也不能夠放棄對於工作的理念和對於新聞品質的堅持。唯有這樣,我們才夠格被稱為記者。
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minuett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