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lose

從以前到現在,我從來不覺得自己是好學生,至少不是那種大家都以為很會唸書的人。這個信念,在最近準備GMAT的過程中再次得到印證。

所謂的好學生,應該就是陶晶瑩上週五在星光大道快歌決定賽講的,「會一個人乖乖把所有功課做好;」然後考試從來沒考過95+以外的分數的外星人。可惜,我向來最討厭寫作業(明明就懂了還寫一大堆習題是嫌台灣的樹太多砍不完嗎?);偏偏台灣教育制度最嚇人的就是一本接一本的講義/題庫/必殺/黃金80000題,根本逃不掉。國三時,學期初拿到的英文講義,我常常在到手後就在一個禮拜內全部解決,當時不明究裡的老師對學生這種自立自強的行為甚感欣慰,卻根本不知道,我只是不想在未來一學期每天都得面對它。

正因為如此,我對於各大小考試上的分數有種複雜的情感。俗話說一分耕耘一分收穫,但我拿的分數,往往與付出不成正比。例如歷史,明明知道聯考不會考,考前一個月我還是把萬曆十五年翻看地津津有味;同樣地,地理不會考Discovery、英文不會考The Phantom of the Opera......

差點忘了:GMAT也不會考NYT/Economist的樣子。

所以,最近一直有"原來我不是好學生"的自我認同危機。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minuett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